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主演: 茜德尼·弗拉尼根  塔莉娅·莱德  西奥多·佩尔兰  瑞安·艾戈尔德   备注: BD 类型: 剧情片 导演: 伊丽莎·希特曼   地区: 美国 年份: 2020 语言: 英语 时间: 2020-04-03 21:21 电影刻画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农村两个少女的故事。在不测怀孕后,Autumn和她的表亲Skylar在家乡遭到了不友好的对待,于是两人启程前往纽约,进行了一场跨越州际之旅。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电影岛赏(j_movie),欢迎关注。

作者:Owlharry

关于堕胎合法化的问题争论至今,成为美国国内最复杂的社会议题之一,也被视作女性权益的风向标。

前有“罗诉韦德”案追求生理健康和妇女隐私,后有“江歌案”引发对性别暴力的大规模抗议。很多人觉得,情侣间的欺辱,不论男女都可能受暴,并不需要和性别扯上关系。也有人质疑,女权者对权利追求是否太过了,甚至形成新的霸权。然而社会调查证明当前九成性别施暴者是男性,女性还是处于劣势地位。

当下网络环境中女权主义者一次次站上舆论风口,内部也不断分化,成为主流视角中污名化和神话混合的存在。普通女性如何认识自己寻求身份认同,又该如何发声才能真正触动男性神经?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便是一部由美国女导演伊丽莎·希特曼执导的女性堕胎题材电影。影片的灵感来自于发生在爱尔兰的一场因遭医院拒绝堕胎而导致流产死亡的悲剧事件。主角小秋生活在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小镇上,发现自己意外怀孕,由于当地法规政策对堕胎的限制,与阳光的表妹一同踏上前往纽约的旅程。

首先引爆这部片的是与影片本身相契合的演员阵容,剧组主要人员不仅多为女性,而且她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展现出女性独特的魅力。塔莉娅·莱德因其惊艳的红毯秀引爆社交圈。令让人惊讶的是她02年出生,年仅17岁,高中在读。此次出演主角小秋的表妹,是她的银幕首秀,而且真人与角色“无缝衔接”,设定上拥有相同的年龄和生活习惯。

女主茜德尼·弗拉尼根(Sidney Flanigan)与导演的碰撞更具戏剧性。两人在7年前偶然相遇,并引起希特曼的关注,在Facebook上看着她一点点长大,并被她的视频和音乐深深吸引。弗拉尼根身上真实的青少年成长气息促成两人的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茜德尼·弗拉尼根在现实中曾创作有关青少年迷茫与女权主义主题的歌曲,并参与影片音乐制作。尽管两位年轻演员此前并无长片表演经验,但背景设定与演员的现实贴合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影片真实感的营造,甚至剧中出现的社会医疗工作者也由现实中的真实从业者“本色出演”。

颇为玩味的是影片女配在上映初期凭借美貌获得出圈效应,甚至不少观众因为她的参演才选择观看影片。女配对电影的宣传效应与她所饰演的角色在片中利用异性好感获得帮助相类似,不经意间从反方向证明男性主导的社会视角对女性的选择。

当然,这部女性电影的亮点不仅仅在于女性魅力十足的主创团队,更在于影片始终聚焦青春和女性的真诚。相比起一些无病呻吟的女性题材电影,《从不,很少,又是,总是》采用有限叙述视角和16mm手持胶片摄影机的摇晃画面,直接从意外怀孕事件入手,不执着于调查来龙去脉,也避开宏观价值层面的社会批判。这种“小起点”的处理方式显然更贴合导演所展现的青少年危机视角,毕竟尚无独立能力“摊上事”的未成年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如何解决眼下危机,而不是追究谁埋下危机的种子。

在影片高潮处的问询片段,导演选择将发现答案的过程交还给观众。“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四个选项被赋予透过屏幕的窒息感,在医疗工作者不断鼓励和确认下,我们才得以推测出女主的意外怀孕很可能是在伴侣的胁迫和暴力下催生的不幸。医疗问题本身的尖锐令人难以启齿,作为观众甚至可以感受到与女主一样的屈辱、羞愧和后悔。

事实上,如果我们不处于一个相对容易接受的私人临床医疗问询,很难在社会压力下正视这些问题,更不可能主动求助现实帮助。社会长期拒绝接纳一个因其本身发展所导致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女性困境居然遭到主流话语和文化环境的长期排斥,这才是影片核心所在,也是导演不断用影像传达的信息。

在导演的镜头中,我们可以发现姐妹二人在街道充斥垃圾的家乡遭受到种种不公和冒犯,在角落出现的监控、隐藏在房间内的男性管理者、不和谐的家庭、偷窥视角等等都是男性关注的象征。两人为了摆脱这一切怀着希望来到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纽约,但影片没有选择拍摄纽约的繁华,或充满温暖浪漫的环境,反而让两人陷入各类指示牌迷宫中。

无论在地铁、公交还是诊所,女主没有时间感觉舒服和放松。镜头徘徊在二人附近,代表周围对她的距离和她保持远离人们的距离。展现女性对外界侵入的强烈排斥与压力。

在高效的人物建立下,可以到看社会不同群体给当代女性带来的种种窘迫和威胁,比如基督教团体和小城镇上的计划生育诊所。连简单的触碰手臂打招呼,也在特写镜头下极具侵略性,女性在男性包裹下的紧张感瞬间透过镜头。

导演拒绝人物戏剧脸谱化处理,包括剧中作为“典型”的男青年,也没有将他简单描绘成玩弄女性,不断纠缠和骚扰他人的“浪子”。而是通过表妹在遇到金钱困难时主动联系青年,试图寻求帮助,在这期间展现三人关系的微妙变化。影片聚焦姐妹在困境中不同行为和抉择,没有过分渲染男性社会中的冷漠和危险,慢慢揭示早熟与幼稚并存的青春心理和人生阵痛中的无奈和勇气。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向观众呈现足够微观的真实世界,糅合青少年成长心理和家庭、社会、亲友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难以言说且飘忽不定。与克里斯蒂安·蒙吉导演的《四月三周两天》相比,《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弱化政治诉求,一方面为女性不公待遇发声,一方面拒绝用人物不幸博得观众同情,批评女孩的天真,粗心和不负责。

在这种影片基调下,男性也能设身处地考虑女性经历的困境,影片受众从单纯的性别群体变为适普性很强的全年龄全性别向,不同人能获得不同的思考,甚至有少许无性别立场电影的潜质。

其实作为一名男性观众写这篇文章时非常犹豫,生怕自己不经意间陷入单一性别视角的误读。不过我依然愿意为《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发声,为片中展现的困境发声,会开始注意身边发生的性别暴力。因为这部影片呈现的中肯和真诚足以打动男性群体。像《燃烧的女子肖像》在影像和叙事上也十分精彩,不过呈现的主题对现实意义来说还是有些过于理想化。更不用说一些过分突出差异和苦难来激起同情和认可的女性影片,反而造成一部分群体的反感和片面解读。

所以,《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真正给社会普通大众走进女性的机会,消除无知造成社会文化对性别暴力的宽容,告诉观众营造性别平等的价值,拒绝助长男性社会优势演变成带有文化色彩的性别暴力。

面对个案时(不单指女性权益问题),不要谴责受害者,不要苛求受害者道德“完美”。如果我们希望受害者勇敢,那么我们也需要为这种“勇敢”提供相应环境支持:理解受害者的不同处境与经验,对于求助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与帮助,不要将TA们推回家庭(亲密关系)或公权力,在公共救济不足时,社会成员的支持就是重要的补充。

受害,并不可耻。

400看图网提供的《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在线观看地址以及《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下载地址来源于互联网。400看图网并不参与录制和制作,仅提供资源引用和分享,如果400看图网提供《从不,很少,有时,总是》资源对贵方造成了损失或侵犯了贵方权益,请及时发送邮箱给管理员,我们将在48小时之内撤销有关《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所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