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的太阳
主演: 朱利安·山德斯  夏洛特·甘斯布  MassimoBonetti   备注: 中文字幕 类型: 伦理片 导演: 保罗·塔维亚尼  维托里奥·塔维亚尼   地区: 其它 年份: 1990 语言: 其它 时间: 2019-08-28 17:38 一个出身中下阶层的男爵,在他只有8岁的时候,蹲在河边看见前来视察灾荒的国王,一个人远离侍卫,孤零零的站在河水泛滥的岸边。这个男孩感受到了国王的寂寞,他对自己发誓,长大以后要到国王的身边,去帮助他。国王的队伍离开后,小男孩把一块石头放进鞋子里,坚持徒步走回家去。他以这种方式和国王一起受难。以这种方式企图接近那个在他眼里伟大的灵魂。这是君主制下最美丽的一个瞬间。多年以后当小男孩变成男爵,变成国王身边的第一侍卫。他的信仰轻易的被一场肮脏的赐婚击得粉碎。他离开国王,离开世俗的生活,变成一名隐居苦寒之地的教士。他从一种信仰之中跌落,在另一种信仰之中,将一块更大的、更为尖锐的石头放进了朝圣者的鞋子。

好莱坞曾经有一部号称是二十世纪最被忽视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在94年奥斯卡的竞争中,面对同样精彩的而全面败北。如今在网上,这部影片的资料多如牛毛,真正的被人们重视了。《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人公安迪充满了传奇色彩,对生活永远存在希望,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完成了对自己以及瑞德的自由的救赎。同样,有这么一部影片《子夜的太阳》(《NightSun》)比《肖申克的救赎》更加的被人忽视。

影片主人公谢尔盖侍卫无比坚定的忠诚信念被国王打碎,他放弃了世俗的荣华富贵,选择了苦修来救赎自己和世人,成了苦寒之地的苦修士;而当苦修形成的巨大名声带给他名利枷锁的时候,他又放弃了来自教会的荣誉和权势,从此流浪苦修。同样是坚持,安迪坚持的是希望,谢尔盖坚持的是理想。不可否认,影片偏于沉闷,谢尔盖过于压抑自己的欲望,但正是这种近乎完美的坚持,让我们唏嘘不已。也许理想永远只是镜花水月,但人类追求完美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

《NightSun》是塔维亚尼兄弟(Paolo,VittorioTaviani)于1990年拍摄,取材于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谢尔盖神父》。

原著中,谢尔盖是个下层贵族,自尊心非常强,通过不断的努力,他当上了沙皇的侍卫,深得宠信。他追求那个最美最被人瞩目的宫廷女官,这多少也是于争强好胜。他看来像天人的美女,答应嫁给他了,但是告诉他她怀了沙皇的孩子。第二天,谢尔盖就捐献了财产,做了修士。随后,他以一贯的认真态度苦修,渐渐的有名声。后来,他断了一根手指以拒绝一个女人故意的引诱。这导致他的声名鹊起。后来,与苦修教义相背的他投入了女人的怀抱。之后他半夜就换上农民的衣服,逃了。逃出来后,他去找他的表妹。他表妹现在在一个小城教琴,养活女儿,女婿,还有女儿的一大群孩子。她毫无怨言,认为这是自己的本分,还认为是自己拖累了女婿,所有的错处都从自己身上找。谢尔盖最后成了一个没有名字的人,西伯利亚一户富余农民收留了他,他就给人家种种地,扫扫院子,教孩子们识字。

原著着重体现谢尔盖神父在灵与肉之间的挣扎,虽然他失去了信仰,失去了名字,但他最终却获得了平静。塔维亚尼兄弟对原著作了一番处理和小改动,使得影片所表达的跟原著要表达的天差地别。原著更贴近于现实生活,影片却表现了纯粹的心灵挣扎,信仰的坚持与世俗的诱惑,苦修的教义与教会的册封。各种矛盾交织之下,谢尔盖选择了继续苦修,像足了中国古代的苦行僧,永远在路上,坚持自己的理想。

影片中,谢尔盖同样是一个出身中下阶层的男爵。与原著不同的是,影片对谢尔盖的理想做了很多的铺垫。在他只有8岁的时候,蹲在河边看见前来视察灾荒的国王,一个人远离侍卫,孤零零的站在河水泛滥的岸边。这个男孩感受到了国王的寂寞,他对自己发誓,长大以后要到国王的身边,去帮助他。国王的队伍离开后,小男孩把一块石头放进鞋子里,坚持徒步走回家去,口中默念着:带上我吧,带上我吧。他以这种方式和国王一起受难,以这种方式企图接近那个在他眼里伟大的灵魂。

多年以后当小男孩成为男爵,成为国王身边的第一侍卫,他的信仰轻易的被一场肮脏的赐婚击得粉碎。他最信任的国王赏赐给他一个美丽的妻子,这个妻子出身高贵,艳光四射。身份低微的谢尔盖受宠若惊,他欢天喜地的准备婚礼,却因为听到国王与未婚妻的谈话而跌入冰窟。原来,国王与那个女人早就有染,这个女人还怀了国王的骨肉。为了掩盖真相,国王让忠心耿耿的谢尔盖娶那个女人,甚至还做好了以后通奸的打算。谢尔盖在恍惚中看到了教皇的车驾从城中经过,仪仗的堂皇、庄严,教皇的寂寞孤独,深深的触动了谢尔盖的灵魂。同样,他默念着:带上我吧,带上我吧。他离开了国王,离开了世俗的生活,成为一名隐居苦寒之地的苦修士。他从一种信仰之中跌落,在另一种信仰之中,将一块更大的、更为尖锐的石头放进了朝圣者的鞋子。

谢尔盖修士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世俗,每天过着清苦的生活。渐渐的,他的名声传到了附近的小镇上,也传到了王都。同样的,一个大胆的贵妇试图引诱这个修士,在雨夜闯进修士的小屋,让谢尔盖不得不收留她。为了抵挡贵妇的诱惑,谢尔盖拿起斧头砍断了自己的小指。很快的这件事又经好事者一传十十传百的扩散开去。人们都相信他是个高尚的苦修士,相信他拥有神奇的力量。于是,有人来求他帮孩子治病。苦修士推脱不掉,无奈之下抚摸了孩子的头顶。不料,孩子回去之后就好了。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都来企求苦修士的祝福。教会终于派人来修建教堂,并任命苦修士为这个教区的主教。在教堂修好的时候,远近慕名而来的人们在这个苦寒之地开起了篝火歌舞会,载歌载舞的欢庆。谢尔盖一度非常疑惑,难道自己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力量?但他知道这并非他所想要的生活,他悄悄的离开了。他回到自己偏远的家乡,看望了家乡以及亲人的墓碑。他一边流浪,一边继续苦修。

无论是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谢尔盖神父,还是塔维亚尼兄弟影片中的苦修士,他们都想通过宗教达到心灵的平静。只不过,神父最终背叛了自己的苦修,却在劳动和教小孩中获得了平静;而苦修士抛弃自己的第一个信仰,投入到宗教中,坚持苦修,当名利羁绊来临的时候,他能毅然摆脱,当可敬可佩。

这部影片不仅仅是宗教片,我们同样可以把它当作是一部讴歌坚持理想的影片。这部影片不是励志片,但比励志片更加伟大。它跳出了原著的藩篱,展现出了一个不同的苦修士形象。

夜里本不该有太阳,而影片取名为NightSun,夜里的太阳照亮的是寂寞的人还是寂寞的坚持?

2011

昨天读了李健吾评废名的一段话,大意是说,废名是自成一境界,是隐士,用自己的笔和文字将哲理倾注于人。隐士自成一境界,他孤独,他思考,以无为践行人世,看似远离人世,实则是透过距离自僻疆界,因为他的隐,他的不与人人接触,他的体验是自己,是天空,是星星,是脚下的小草,石头,是四季变换的风雨雷霜,因而,他体验的可以说是整个宇宙。这便是隐士的境界。

正好,今天看过电影《子夜的太阳》(il sole anche di notte),据说这是根据托尔斯泰的小说《谢尔盖神甫》改编(下一步我要收集他的全集)。我个人感觉在意大利导演的镜头之下,我们看到的已经不是这位神甫对于信仰或真理的追求,而只是他追求“人”的“自然态”的一种心理历程。

“人”,是多重的人。首先,他是爱自然信自然上帝的人。片首那组小时的镜头,交待的朦朦胧胧,亦是他头脑中的上帝的影像。其次,他是宗教熏陶的人,“上帝”,在他小时候的眼中是十字架,然而,他并不知道,那是不是就代表上帝,尽管如此,他小时便发愿要上帝带走他。后来,他是想为国王效忠的义人。他果然如愿以偿,转了一圈发现,成为国王的义人,却违背了他心底的那个“自然态”的人——或是他心中的上帝。

“自然态”,亦有双重,一就是大自然,其二便是人的“自然态”——不必靠揣摩、争强好胜才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的状态。

于是,他一切重来,出家当了修士,做了神甫,在一次弥撒上,与旧爱相遇,却发现自己并不能斩断尘缘,而他从上帝那里找到一个借口,他说自己犯的傲慢的罪。他彻底把自己流放,到了山高僻远的旧堡垒,当起隐士。期间发生了许多许多,就如在一开头所说的隐士那样,他体验到一种“隐士”的境界。他自以为他达到了“圣”,但最后全毁在一个“魔鬼美少女”的手里。他觉得自己背弃了信仰,上帝,和他自己。的确,他真正发现自己与上帝从未接近,甚至他从未信过上帝——在他闻知那两位老乡亲夫妇同时去世,他们曾在他这隐居的神甫的面前祈愿,请他准许他们老两口能同时去——而他们真地几乎在同时去了。两个没文化的乡人,是这样忠诚地信奉着上帝。这一点,让人想起高尔基《童年》里的外公,外婆,他们两个信着不同的上帝,却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忠诚地祈祷着。

隐士最后死了,跪在两个简陋的土坟丘前面。他的事迹,甚至是创造的奇迹也很快被人忘记。
人于人类或人群间之被轻易忘记,与人在自然面前不留痕迹地消失,有什么不同呢?惟其不同在于,你在人群中,不得不背弃自己的自然态,或是心中的上帝;而于隐居的闲处,虽贫困,却仍能与自己与上帝在一起——没有选择地在一起。隐士,决不留恋尘间的种种人迹善名。只是在人迹无所不至的人间,隐士自己也会迷失,分不清众人的上帝和他自己的上帝。

所以,真正的隐士是只有少数人达到的一种境界,也只有少数人才能理解他们。当一个人只与他自己的上帝在一起,他又于别人何求呢?

400看图网提供的《子夜的太阳》在线观看地址以及《子夜的太阳》下载地址来源于互联网。400看图网并不参与录制和制作,仅提供资源引用和分享,如果400看图网提供《子夜的太阳》资源对贵方造成了损失或侵犯了贵方权益,请及时发送邮箱给管理员,我们将在48小时之内撤销有关《子夜的太阳》所有内容。